2022年6月16日下午,放射学院特邀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刘清君教授进行线上“便携式与穿戴式微纳生化传感检测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鲁雯教授主持。

刘清君教授的报告中介绍了便携式与穿戴式微纳生化传感器的研究历程和重大的研究意义,重点讲解了微纳传感器在生化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清君教授报告展示了其课题组在生化方面传感器上所取得的成果,例如细胞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纳米杯LSPR传感器、及近场通讯技术(NFC)等。同时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和最新的研究进展,例如凝血酶、多巴胺、挥发性有机物(VOC)、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氨基酸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无线无源汗液皮质醇检测、空腔微生态及时检测、模块化手机与代谢物检测、表皮电路与电子纹身等。


刘清君教授的报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介绍了便携式与穿戴式微纳生化传感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展了放射学院师生们在生物传感器的科学视野,对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教学及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刘教授的报告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初衷:能够用定量的手段解决生命、医学领域的复杂问题。
刘清君,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开展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研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他引26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325次;入选全球顶尖十万科学家;以第一申请人授权发明专利22项;主编中英文著作7部、英文章节8章;主编了《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以第二负责人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
通讯员: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