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诚邀志同道合的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薪酬待遇
1. 基础税前年薪≥31万(含校年薪25 万元,合作导师为在站博士后额外发放生活补贴 6万元/每年),博新计划入选者年薪享受设站单位(省立医院)和培养单位叠加,并叠加享受济南市其他有关博士后补贴政策。另外,对年度内取得突出业绩的博士后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绩效奖励。
2. 为入站博士后提供人才公寓或租房补贴。
3. 正常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并共享其它福利。
4. 博士后出站后,优先纳入校(院)人才引进(提升)计划,经评价达到骨干以上层次人才可享受40+万元年薪、55+万元住房补贴、200+万元科研运行经费的支持;直接聘为校聘教授/副教授,认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特别优秀的可直接确定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招生计划予以倾斜保障。符合后备层次的人才可直接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事业单位标准工资、一定的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5. 鼓励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对于获批项目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将给与 1:1 经费匹配。
6. 对于 35 岁以下,毕业于自然指数前 100 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省自然科学基金按规定程序给予青年项目支持。
7. 入选国家和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境)外交流项目的博士后,可直接获取“山东惠才卡”,凭卡享受 29 项绿色通道服务。
8. 中期考核优秀或良好,年薪提高5-10万元,并签订留校就业意向书。
招聘条件
1.年龄在35岁以下,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人事关系须转入我校)。
2.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生物信息学、认知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学、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材料、机械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原则上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具有独立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能力,需在本领域期刊上发表过具有较高水平的SCI论文或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4.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5.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导师

王锡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SCCT(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常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影像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医疗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心脑血管疾病及体部肿瘤的综合影像学相关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相关论著2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包括中科院1区top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JACC、Hypertension、EJNMMI等,以及中华系列论著40余篇。首位承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0余项。首位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放射学专业至今唯一获得该层次奖励者)、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邮箱:whyott@163.com)
脑影像团队学术带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二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多模态脑成像数据的融合方法及其在癫痫精神分裂症等临床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已在Radiology, Cerebral Cortex, Schizophrenia Bulletin, Epilepsia, Neuroimage, IEEE T-BME等国外重要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论文30余篇,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Google scholar)4600余次,H指数32。

邱建峰,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放射物理博士后。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获得美国、比利时等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聚焦在医学成像系统研发、医学图像定量分析(MRI、PET-CT等),欢迎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博士应聘。(邮箱:jfqiu100@163.com)

孙英伦,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年7月作为骨干人才加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目前主要从事柔性可穿戴医疗器件方面的研究。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SCI论文19篇,引用次数500余次,H指数11,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承担校(院)人才引进项目1项。欢迎具有柔性电子、柔性传感器、微电子、有限元模拟等专业背景的博士加入团队,共谋发展。(邮箱:sunyinglun@sdfmu.edu.cn)

高玉祺,医学博士,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基于多组学的肿瘤新靶点和标志物发现,以及已上市或已开展临床试验药物的新型适应症发现及药效挖掘。近年来,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专利1项。主要招收从事多组学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肿瘤标志物的验证及药物机制研究方面的博士。(邮箱:gaoyuqi@sdfmu.edu.cn)

陈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海外博士后,研究生导师,WMIS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光学造影剂、光诊疗试剂以及近红外二区荧光材料的生物医学成像与癌症治疗应用方向的研究,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相关论著5篇,包括中科院1区top学术期刊Chemical Scien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博士后期间获得濠江博士后奖学金。任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期间承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科教融合学术提升计划1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招收具有医学影像学、材料学、光学等背景的博士。(邮箱:chenjia@sdfmu.edu.cn)

徐云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深圳大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会员,广东物理与生物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为生物医学与光子学,主要聚焦于新型近红外探针、光学造影剂、光诊疗剂的设计与制备、生物医学影像、疾病治疗。并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著8篇,包括中科院1区top学术期刊Biomaterial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篇)、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Inorganic Chemistry等。撰写和参与的授权发明专利7项。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招收具有材料学、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光学等相关学科博士。(邮箱:mssn789@163.com;电话:15814421569)

孙海峰,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6月作为“骨干人才”加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现已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Small、Biomaterials、Nanoscale、Chem. Mater.等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授权)。欢迎具有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背景的博士加入团队。(邮箱:haifengsun2022@163.com)
招聘流程
1.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及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发表情况、负责或参与科研项目等,标题注明“姓名+专业+应聘博士后”发送至电子邮箱sunyinglun@sdfmu.edu.cn。联系人:孙老师,联系电话:15264169282。
2.初选合格者学院将组织面试,面试时间10分钟(包括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内容、已取得的学术成绩和未来工作规划等)。
3.本启事有效性将保留至招聘到合适人员为止;所递交的应聘材料我们将严格保密。
学院简介
放射学院(College of Radiology)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具有典型医理工交叉学科特色的二级学院,主要开展医学技术等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学院拥有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本科专业,医学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其中影像医学专业依托学院和省立医院影像中心联合开办。
学院设有医学影像学、智能影像、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等10个教研机构,科研实验室包括山东省医学成像与定量分析工程实验室、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脑疾病磁共振成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和放射技术研究所。
学院近5年内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数十项。相关科研工作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在Radiology、EJNMMI、Neuroimage等行业top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获得中、美、比利时等国专利数十项。
学院遵循新医科、新工科理念,强化内涵建设,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三全育人为根本,躬身实践,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医学、工学、理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特色。同时,学院实现了同省立医院影像中心等校(院)优质临床资源的深度融合。未来,放射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教融合,扎根临床,面向医疗应用,打造山一影像品牌,筑梦国际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