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专业认知、激发学术创新热情,2月19日晚7点,放射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本次会议由放射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传华主持,97级放射校友、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HealthIT创新团队负责人孔祥勇老师作题为《DeepSeek+医工交叉创新实践与启示》的线上报告,生物医学工程及医学影像学专业部分学生参加。

孔祥勇老师首先深入剖析了DeepSeek这一前沿技术的核心原理与精妙架构,阐述了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为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他指出,DeepSeek在智能影像分析、疾病辅助诊断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极大地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随后,他着重强调了医工交叉在推动医学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这一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医疗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也表明了当前AI医疗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研发瓶颈、AI医疗领域人才短缺以及数据安全的风险等,他呼吁业界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培训体系、拓宽国际视野等多种方式,吸引并培养更多交叉复合型人才,共同推动AI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的新学期学习指明了方向,更激发了他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热情。今后,放射学院将继续秉承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宗旨,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学科进步与科研创新,为学校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注入全新动力。
附:孔祥勇,医学学士,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专业,后于浙江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所。在学术领域,他担任TMR旗下多部学术期刊的编委,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级及市级奖项超过50项,展现了卓越的教育与科研指导能力。
孔祥勇还担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智能医疗与数字健康分会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重要职务,积极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智能医疗与数字健康领域的发展。他的研究聚焦于临床大数据分析、医学人工智能及智慧医疗,致力于将临床数据与前沿技术相结合,推动疾病预测模型的开发与医疗数字化转型。他主导构建了“交大瑞金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临床数据的深度挖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他还开发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脂肪肝等疾病的预测模型,为精准医疗和疾病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