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放射学院“思政+文化”开学第一课隆重开讲,以精神之光铸魂育人,以文化之力培根固本。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传华走上讲台,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与“学习齐鲁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两大主题为核心,为2024级智能影像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情怀浓厚的启航之课。

一、 回望烽火岁月,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赵传华以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将同学们的思绪引向了八十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救亡图存的烽火岁月。他讲到,伟大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精神,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淬炼于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赵传华语重心长地说,“学习抗战精神,就是要学习那种为了崇高目标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敢于胜利的坚韧品格。未来的科研攻关、技术瓶颈,如同当年的战场,需要你们拿出‘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担当与勇气,勇攀科技高峰,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保障人民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智慧”。他号召同学们将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在时代洪流中找准自身定位,在专业学习中锤炼过硬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二、 探寻文化根脉,厚植家国情怀之基
赵传华阐述道,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齐鲁文化以其“重德尊礼、自强不息、仁民爱物、经世致用”的独特气质,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个人修养、家庭责任与国家治理的统一;齐国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展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发展观等等。他结合学校、学院的历史传承,指出家国情怀是齐鲁文化最鲜明的底色,也是一种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他鼓励同学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走进博物馆、文化遗址,阅读经典著作,感受山东人民的朴实、豪爽与担当,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提升人格修养。希望同学们在未来设计每一个算法、研发每一款设备时,都能秉持一颗“仁心”,常怀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关怀,将人文精神融入科技创新,做有温度的未来工程师。



“思政+文化”开学第一课,是放射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它将思政引领与文化浸润同频共振,引导同学们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全新的学习生活,凝聚奋进力量,书写青春华章,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家国情怀厚实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