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四秩影像创新领航”为主题的放射学院2025年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胡逸民教授、戴建荣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张雪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军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姚旭峰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教育变革、专业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度对话,探讨解决方案,谋划高质量发展之道。专家报告高屋建瓴、见解深刻,向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贾海宁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随后依次致辞的领导嘉宾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彭屹,放射学院党委书记许锐,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临床影像学院院长、放射学院放射影像学系主任王锡明,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放射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学系主任马新武和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主任、放射学院医学物理学系主任尹勇。开幕式由放射学院副院长董建主持。

开幕式后,论坛设立“主论坛-主旨报告”和“医学影像”“医学物理学”两个分论坛。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放射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主任邱建峰主持主旨报告,主持分论坛学术报告的专家有:山东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翼,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王海燕、黄召勤,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秦健,放射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传华,复旦大学乔田奎,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杨波,附属肿瘤医院物理技术科副主任巩贯忠,第一附属医院放疗中心侯勇等。
主论坛环节,于金明院士在线以《放射治疗新进展》为题,深入阐述了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核心作用与未来潜力,解析当前全球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附属省立医院、附属肿瘤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及实习就业单位代表和放射学院校友、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这场主旨报告。

在医学影像论坛中,姚旭峰教授以《智能时代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的变革与思考》为主题,提出了具备“技术 + 智能”双核心能力的学生培养路径;张雪君教授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建设的教育核心指标》,为高校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框架;张军教授探讨《临床科学家的困惑之青年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高水平医学影像青年人才的诸多策略;王锡明教授聚焦《信息化时代影像科的建设与发展》,强调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影像诊断效率、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性。马新武教授作总结发言,回顾了放射学院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医学影像发展史上的贡献,结合各位专家的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指出放射学科需以“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为发展核心,持续推动教育与临床的协同进步,培养更多优秀的放射人才。

在同步进行的医学物理论坛上,胡逸民教授以《肿瘤放射物理新进展》为题详细阐述了肿瘤放射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戴建荣教授围绕《医学物理师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医学物理师在放疗方案制定、设备质量控制、患者辐射安全保障等环节的核心职责;尹勇教授分享了放射物理技术学科建设经验,解析了教学与科研及新技术的应用,强调医学影像与放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精准放疗的关键;张富利教授则以《一名放疗物理师的临床科研工作体会》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从临床实践中挖掘科研问题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方法;飞利浦公司放疗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公冶文贞女士以“颠覆创见,精准未来”为主题介绍了多模态影像驱动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尹勇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医学物理学科需加强“医工交叉”,助力精准医疗发展,对放射学院今后如何更好开展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次论坛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主办,是放射学院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40年来,放射学院秉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不断加强医、理、工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丰硕。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搭建了学院与国内外顶尖专家、校友及行业伙伴的交流合作桥梁,为学院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放射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医学影像与医学物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精准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