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化润疆|一场意义非凡的青春“奔赴”!

2025年07月23日

前言:“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唱晚”。克拉玛依市,坐落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行政区,总面积7733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人。“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被喻为共和国石油长子、中国石油工业的西北圣地,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也是西部第一个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促进青年学子以青春实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以青春热血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4日至18日,放射学院“文化润疆青春行”师生实践团奔赴新疆克拉玛依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党委书记许锐带队,并讲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精神。

实践团深入社区、学校、医院、油区,走进博物馆、科技馆、胡杨林,与当地师生、医疗专家、基层工作者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党建共建途径、文化互融方式、民族团结共荣,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磨砺成长。

党建引领强思想

许锐带队走进南湖中学课堂,以四个生动故事,深入浅出讲述了王兆骏、尤家骏等山一大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辉煌成就,他们怀揣家国情怀,毅然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扎根疫区数十年,以淡泊名利的坚守为山东夺得“四连冠”立下不朽功勋。而今,新时代山一大人接续传承,在教研医防一线用热血诠释精神内涵,以大爱践行初心使命。座谈交流中,许锐与同学们深入互动,号召大家“眼中有榜样、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

同学们被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眼中闪烁着对医学的好奇与向往,纷纷围绕医学科研提问,“如何像前辈那样把专业所学用到基层?”“山一大的医学实验室有哪些前沿技术?”当听到山一大在影像诊断、疫病防控等领域的成果时,南湖中学同学阿卜杜·艾则孜激动地说:“将来一定要努力考上山一大,像榜样们那样用专业本领守护健康”。这场交流让科学精神与理想信念在青年心中扎根,更让“四连冠”精神成为连接青春梦想与时代使命的纽带。

实践团一行来到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南湖中学,南苑南泉社区,深入探索党建共建新路径,并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基地的南苑南泉社区,实践团师生看到,整齐的健康档案记录着对居民的细致关怀,“铁老汉”志愿服务岗的厚厚台账,写满帮老扶弱、解民忧的暖心故事。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健康中国的根基在基层,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点滴行动中,立志以专业所学筑牢健康防线,让青春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文脉交融聚同心

党委副书记赵传华以“齐鲁文化概览”为题,用“四维共振”精妙诠释文化认同的磅礴力量,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如天山雪松般挺拔,为青年立起处世脊梁,黄河与天山雪水同源共流,滋养出家国情怀的沃土,泰山“国泰民安”的祈愿与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的誓言同重千钧,共筑稳定基石,沂蒙红嫂的大爱、六姐妹的大义,与克拉玛依创业者“脸盆端油”的赤诚一脉相承,熔铸军民鱼水情。

同学们听得心潮澎湃,实践团队员赵文昊同学说:“作为新疆籍山一大学子,深深感受到齐鲁文化与新疆精神血脉相连,这份感悟让我愈发坚定,要做文化传承的使者,让齐鲁文脉与边疆精神交融共生”;南湖中学维吾尔族苏麦亚同学说:“孔孟之乡的智慧让我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南湖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病例讲解操作规范、诊断技巧,队员们观摩CT、DR设备工作流程,就基层影像技术难点与医护人员探讨,为专业学习积累宝贵经验;与南湖中学学生的座谈中,实践队员围绕“专业选择”“医学生成长”等话题分享经验,真诚的交流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更加鲜活,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青春担当的种子。

实践淬炼促成长

几天的实践中,实践团走进克拉玛依油田克一号井遗址、黑油山、戈壁胡杨林、博物馆和科技馆,追寻精神印记,让青春在沉浸式学习中汲取成长力量。大家由衷感叹,此次实践让“艰苦创业、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克拉玛依石油精神成为看得见、学得到的成长养分,大家将带着这份感悟扎根专业、服务基层,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一滴油的精神点燃爱国激情。实践首站来到克一号井遗址,1955年10月29日,这里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站在纪念碑前,队员们凝视着“从戈壁荒滩到现代油城”的历史照片,仿佛看见老一辈石油人顶着风沙、踏着盐碱,用“安下心、扎下根”的誓言唤醒沉睡地下的乌金。

步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黑油山,赛里木·巴依老人的故事在此流传。上世纪50年代,老人在劳作时偶然发现山丘上涌出黑色液体,他用葫芦装回家,发现黑油能润滑车轴、燃烧照明。消息传到勘探队,老人热情带路找到这片“黑油山”……克拉玛依油田由此诞生。如今,黑油山景区里,老人骑着毛驴弹热瓦普的塑像静静矗立,诉说着那段因探索而改写的历史。

一棵树的执着坚守初心使命。在戈壁胡杨林里,胡杨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生命韧性,成为这座石油城市的精神图腾,孕育出独特的胡杨精神。克拉玛依的胡杨生长在极端干旱、盐碱遍布的环境中,深扎戈壁的根系汲取微薄水分,苍劲枝干抵御风沙侵袭,用顽强生命力在荒漠中撑起一片绿荫。胡杨精神是南泥湾精神和抗大精神在新疆的传承与发展,是全体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的精神塑造与精神展现。

一座城的使命助推前行之力。在克拉玛依博物馆,五大展厅串联起新疆石油工业的百年历程。苏制老式抽油机、冰塔冰人场景、创业时期的铝盔……一件件实物展品让“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创业史诗变得可触可感。科技馆内,“科学探索厅”的能量穿梭机、“城市规划厅”的数字油田沙盘,则展现了油城从“苦干”到“智干”的跨越,让队员们看见科技与精神的双重传承。

总结:“文化润疆青春行”实践团克拉玛依之行,青年学子在基层服务中体悟了初心,在石油精神中汲取了力量,在胡杨风骨中坚定了信念,在文化科技中深化了认知。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带着胡杨般的坚韧坚守基层医疗阵地,以石油人的执着打磨专业精度,把民族团结的温情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每一次诊疗,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守护人民健康中绽放价值,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

电话:0538-6222138

版权所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